“2023城市文明风采季文明创建巡礼”栏目第十二期:勤勉奋斗数十年 “螺丝钉”精神植于心

   2024-03-22 undefined147小编440
核心提示:【编者按】脚踏实地、求真务实,吃苦在前、享受在后,甘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,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顺应了社会进步的

【编者按】脚踏实地、求真务实,吃苦在前、享受在后,甘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,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。今天故事的两位主人公,一位是全国道德模范王曙群,一位是中国好人潘阿锁,他们以“螺丝钉”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。

图说:王曙群。市文明办供图(下同)

脚踏实地,仰望星空

王曙群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空间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,先后参与天宫、神舟、天舟、嫦娥等型号航天设备的科研生产和发射任务,曾荣获中华技能大奖、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、全国道德模范、全国劳动模范、全国最美职工等。他牵头研发了50多台(套)专用装备,论文15篇,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;以他为班组长的对接机构总装组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、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等荣誉。

30多年来,他就好比一颗“螺丝钉”,扎根在航天生产一线,从一名技校生成长为大国工匠,把工匠精神植根于心、付之于行,做到了“干一行、爱一行、精一行”,带领着一群匠人打造国之重器。

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,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首次完成交会对接,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。然而,在天宫一号发射前,对接机构在进行最后一项热真空试验过程中,发生了无法解锁分离的问题。一时间,技术人员无法判定问题的症结,现场陷入了迷茫……

王曙群接到电话后,第一时间赶到了试验现场。通过系统分析后,他沉着冷静地列出了所有故障的可能性,逐一分析、排除,很快将问题定位在某装置中的一根传动轴上,判定该轴可能由于试验设备过载而造成断裂。在顺利排除故障后,各项试验一切正常,天宫一号如期发射。

回首那段岁月,王曙群说:“我曾经失败过、气馁过,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坚持。”

“脚踏实地,仰望星空”这不仅仅是王曙群写在劳模创新工作室墙上的一句话,更是他作为一名航天一线工人的铮铮誓言。

图说:潘阿锁

从“学徒”到“工匠”

还记得那段曾经在网络走红的乘坐无接触式“声控电梯”视频吗?一名身着制服的男子通过语音指挥电梯启动,并顺利到达8层,其间未按任何按钮。此后,这种无接触式电梯被网友称为“最强电梯”。而这个设计团队的带头人就是潘阿锁,从业17年来,他完成了技术攻关40多项,取得各种专利22项,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……人们总是惊叹于他的年轻有为,然而这些瞩目的成就背后是他一路走来的艰辛付出与勤勉奋斗。潘阿锁认为在创新和传、帮、带等工作方面,要专心致志,凡事多做0.01,力争把每个细节都做到卓越不凡,就是具有“螺丝钉”的钻研精神!

潘阿锁毕业的前一年,江苏省出台了对口单招政策,允许职业学校的技校生考取大学。在录取率仅有5%的情况下,他抓住机遇,高分考取南京工程学院本科,圆了大学梦。

2008年,潘阿锁入职闵行区浦江镇爱登堡电梯公司,通过5年的时间,他把研发知识全都“啃”进脑袋里,把所有类型的电梯都钻研了个遍,从一名“学徒”变成了一位真正的“工匠”。

曾经,高速电梯研发技术都由国外垄断,价格奇高。潘阿锁注意到国内电梯行业这一困境后,带领团队深耕研发,从最初的小改小革,变成各类专利和效益,其中最为突出的成果就是完成了10m/s超高速和层间距可调节双层轿厢智能电梯的研发,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解决了在层高不同的大楼间使用双轿厢的难题,一次运输双倍客流,而成本仅需进口产品的十分之一,成功“解锁”国外技术垄断。他不仅研发高速电梯填补国内空白,还发明电梯机械阻尼装置技术,使电梯满足底坑标准,突破老楼加装电梯难关。他的4项电梯先进技术已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,为企业创造了8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。

新民晚报记者 郭剑烽

 
sdf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故障问答
  • admin
    加关注0
  • 没有留下签名~~
推荐图文
推荐故障问答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用户协议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版权声明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赣ICP备2022008433号